|
 |
发表: 2007-03-18 16:59:16 人气:2367 
中医 论脉
1 论脉 中医学对脉象的辨认非常细致,一般把脉象分为两大类,一是正常脉相,快慢适中,节律均匀,不浮不沉,大小中等,可随年龄,性别,气候等情况而有所变化,二是病脉,如按频率分为迟脉与数脉,按节律分有结脉与代脉,按脉的位置深浅分浮脉与沉脉,按脉之大小分有细脉与洪脉,按脉的形态分弦脉滑脉涩脉等.
动脉脉搏可用各种有关仪器放在浅表外面的皮肤上加以记录,画出的记录曲线称为脉搏图,
脉为血脉,源出于心,当心脏收缩而射血时,血液壅遏血管,使血管扩张,当心脏舒张而停止射血时,血管便弹性回缩,血管的这种一张一缩以波的形式沿着动脉管传播,便是脉搏波,所谓脉像就是这种脉搏波在桡动脉(寸口)处显现的部位,深浅,速度快慢,振幅强弱,周期和波形的综合反映,中医在人体桡动脉动处检测到的血管壁搏动情况,实际上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桡动脉内血液压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或者说是间接的检测到血管内血液的压力波形.桡动脉的压力波与心脏功能.血管弹性,血液粘度,外周阻力等相关,因此,通过研究桡动脉处脉搏随生理或疾病的变化规律而深入探索中医脉象的本质,便是一个客观依据.
回2楼.如果看频湖脉学也可,不过,我回答你的是你在脉学上看不到了.结脉,脉来缓慢而有不规则的间歇.在心电图上可出现窦性心律不齐,心房纤颤,偶发或多发性期前收缩,逸搏和房室传导阻滞,此外,某些药物如毛地黄中毒等也可引起结脉.
代脉的脉象特点是节律不整,出现有规律的间歇,间歇时间稍长,心电图上可出现成律性早搏,如二联律,三联律,四联律等,脉图表现为大脉图,后有规律性的出现小脉图或长间歇后出现大脉图.
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包括淋巴管)组成,心脏是推动血液流动的动力器官,血管是血液流行的管道,包括动脉,毛细血管,静脉三部分,由左心室射出的血液,经主动脉流向全身组织,在毛细血管部位经过细胞间液同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再经静脉流回右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为体循环,血液从右心室射出,经过肺动脉分布到肺,与肺泡中的气体进行交换,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为肺循环,体循环与肺循环互相联接,构成一个完整的循环机能体系,心脏的节律活动及心辨膜有节律的开启与关闭,使血液按一定的方向循环流动,完成物质运输,体液调节等机能,循环机能又在神经系统和体液因素的调节下,经常适应人体机能活动的变化而进行调整,循环机能发生障碍时,新陈代谢将不能正常进行,一些重要器官将受到严重损害,甚至危及生命,从这点来讲,察脉可诊脏腑之病是科学又有根据的.
脉象是由脉搏的位置,速率,节律.强度和形态等方面综合组成,它与心排血量,心瓣膜活动功能,血压高低,血管内血液的质和量,末梢血管的功能状态,及神经,体液等整体因素有着密切有关系.而这些因素中构成脉搏的诸种动力既互相对立又互相制约,共处于动态平衡的统一体中.如心脏及动脉的收缩与舒张.增压与减压,射血与排空.压强与抗压强,压力与阻力等等,它们随着每次心动周期在时间和部位上的推移而在不停地运动变化着.
一般认为,脉象构成有六种基本要素,如果脉象属性某一方面显示某种倾向,就可以判断为某种脉象,但临床脉象以复合脉为常见.六种属性及其对立统一的表现为:
1脉位的深浅:沉---浮
2脉率与脉的状态:数--迟. 与结,促,代.等.
3脉道的宽窄:大---小.
4脉峰的持续时间:长---短
5脉波的流利状况:滑---涩
6脉道的张力状况:弦---虚.
影响脉象的因素随着生理和病理变化而变化,从而形成各种不同的脉象.
|
[ 这个贴子最后由阴阳五行在2007-5-14 22:41:22从 精华资料 转移过来 ]
相关帖子 | |
中医 论脉 (游客,2367,2007-03-18 16:59:1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