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查询

加入收藏 

使用帮助 

联系我们 
首页 >> 中国乙肝网 >> 交友区 >> 患难与共 >> 查看帖子
 新帖 新投票 讨论区 精华区 上篇 刷新 平板 下篇


 帖子主题: 问中医几度秋凉
 
离线

春草 



级别:大侠
积分:113
经验:500
文章:104
注册:09-05-05 14:21
发表: 2009-06-13 10:33:07 人气:14231

(54)
看来,无法解释,说不清楚是西医也存在的问题

  我不是医生,由我来谈中医有个负面效应,就是把中医降低到了一个非医生也可以谈的程度,使中医不像一门专门学科。
  这就扯出另一个话题,专业分科问题。我们知道,西医分科很细,有专门研究脑的专家,有研究心的专家,有的专家就研究手而不管别处。于是,一个专门研究手的专家,可以有高级医生的职称,但很可能连个感冒也治不了。如果一个中国农民来到大医院,他很可能一时半会理解不了,为什么被称作主任医师的大夫却看不了他的病?为什么越是细枝末节就越高级?
  中医难以分科,难以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于是,按西式思维中医就是不专门、不高级。中医能为一个外行人侃侃而谈,在一些人看来本身就说明中医的专业技术含量很低。在有些人看来中医的大众性就是它的低级性和无价值性。这是不是科技分泌出来的愚民思想呢?
  这是一对矛盾,我们认为简单的就是低级的,于是就走向复杂和专业化。所谓专业就是不为专业之外的人理解,“外人”除了崇敬、敬畏,无权提出质疑。许多学者因在专业的堡垒中称王而洋洋自得。如果自己的专业能为普通人所理解,那就是专业人士的耻辱,因为专业性程度越高它的大众性就越低。于是隔行如隔山,人们彼此越来越难以理解了,相互批评却没有批评权。
  这样一来,有一个问题就必然性地被提出来了:作为人类社会,可不可以这样无止境地专业化下去?如果这样发展下去,在我们消灭了所有阶级性分歧实现大同世界之后,会不会因科学分歧而再次出现分裂?如今为什么医患关系紧张,有那么多医疗纠纷?为什么人们仇视执法人员,上访案件激增?对此,人们多从社会制度上找原因,而很少从专业隔阂上作考虑。其实,矛盾冲突往往起于非专业人员不接受专业人员的解释。我们这里的医院设立“委屈奖”,专门奖给向患方解释医理而没有被理解的医生。看来,无法解释,说不清楚是西医也存在的问题。如果一解释就能明白的话,那现在为什么不普法了?
  人们有要求理解专业问题的愿望,这在中国尤甚。西方的医学名词都是专有名词。一个“高血压”除了医生普通人也不认识,所以难以满嘴专业名词地同医生进行辩论。可汉字的特点本身就是打破专业壁垒的。别说“高血压”,就是“脑血栓’、”肠梗阻”,也全是顾名思义,不用解释医理,就要求医生从字面上解释,这西医也得像中医千百年来做的那样不能拒绝。历史上的中医培养了要求解释的中国患者,中国患者习惯了当医生的考官,不把医生置于高高在上的位置。人们不因理解能力被否定和行业限制就放弃想理解的愿望。医生的逻辑挡住了患者,患者的逻辑就会把医生当成屠夫;法律的逻辑挡住了百姓,百姓就把执法者当恶棍。不能被理解的事物使人产生的不全是敬畏,还有反抗和怨恨。毛泽东当年总强调群众性,不想把各学科搞得过于专业化恐怕也有这一考虑。
  中医简单,拔一把门前草可以治病,用一根针可以行医,中医可以用“赤脚医生”的模式达到普及。可中医简单吗?你真钻研进去试试?围棋在所有棋类中看上去是最简单了,没有将,没有王,没有什么规则,三岁孩子也可以下,可围棋简单吗?你相信人类会造出一个计算机围棋大师吗?入门简单而出门难的学科还少吗?
  下围棋的人很多,可下得好的人不多,但人们并不因平庸棋手太多而否定围棋;搞中医的人少,神奇的更少,人们却据此否定中医。人们相信棋力有高低之分,不因自己棋力不行而否定聂卫平、马晓春,然而却否认中医的能力,为了否定中医而说张仲景、李时珍是骗子。因为,如果承认中医有名医就无法废除中医。
  在现代意识中,身体是机器,我使用我的身体,可我没必要知道我身体的工作机理,也不用检修这台机器,因为那是专业人员的事。身体这台机器出毛病了,交给医生去处理。当医生工作时,我不知他们的技术水平如何,我只能用不安的眼睛看着医生,从他们的态度上作推测。如果他们的态度漫不经心,我的病情又恶化,我就会认定是他们出了错。既然生死是由医生和医院负责的事,当我接受不了死亡这一事实时,把我的恐惧和愤怒转嫁给医院和医生不是很自然的事吗?
  我不是医生而谈医学是因为我拥有一个身体。作为一个有身体的人,我要求对身体有一定的医学认识,我想做自己的第一医生。正如我下围棋和爱好哲学,是因为我在生活,我首先是我自己的棋手和哲学家,不能因为有马晓春和李泽厚的存在,我就不能下围棋和思考哲学问题了,我不想除了为棋圣和哲学家欢呼外没有自己的棋道和哲学,我想要有自己的一元生活。
  中医在建立之初就不想专业化到只让少数人能理解,中医为什么要与中国文化一致,为什么力图使治病之道与治国、治家、与天地自然之理统一起来?为什么说“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只有与天、地、人一理,与其他学科事理相通,医理才可以被想要理解它的人理解和接受。中国统一的文字,上下一致的话语体系,仁义忠信等道德标准曾使皇帝与百姓对话也不会产生语言歧义。所以,中医能被会种庄稼的农民理解。在知识大爆炸的今天,专业分科越来越细,借鉴中国传统文化的统一性,是不是对提高整个社会的知识使用效率、合理使用人脑资源有益呢?
  如今中医不被理解,是因为西方文化打破了这个我们原有的统一的认识体系,是西医护卫着人类偏离了自然轨道,是中医所依托的传统文化不被人理解了。但是这种认识上的分歧历时久了必然要提出弥合的要求。

相关帖子
问中医几度秋凉 (春草,803533,2009-05-15 17:27:30)
    01)母亲是个中医  母亲是... (春草,16105,2009-05-15 17:33:24)
    (02)母亲就讲“拎着三根手指走天下... (春草,15722,2009-05-16 07:22:29)
    (03)母亲教人把早产儿放在贴近肚皮... (春草,16610,2009-05-19 09:38:55)
    (04)可母亲说:中医无“绝活”。她宁可... (春草,19796,2009-05-21 09:04:38)
    (05)从母亲的行医方式上,我不仅看... (春草,18484,2009-05-21 09:09:43)
    (06)母亲给一个女人诊过脉后并不开... (春草,17451,2009-05-22 09:33:25)
    (07)母亲对自己没有十二分把握的病... (春草,14222,2009-05-27 17:05:00)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相关帖共有76帖 此页8帖 每页8



问中医几度秋凉,你在此版发表的帖子需要等待管理员审核才能正常显示.
*用户名
没有注册的点击这里注册新用户,可以不填写
密码
 可以不填写
*帖子名称
最长255字
发帖表情
插入UBB标签

内容(最大16K) 高级模式

是否是UBB代码

内容支持插入UBB标签,使用方法请参考帮助

按Ctrl+Enter快速提交


插入UBB表情,时间   T 长度
 其它选项:  显示签名   锁定帖子  - 颜色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