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 2012-11-10 21:16:51 人气:16326 
[原创]中医辨证论治的实用化
中医辨证论治的实用化
作者:江西省中医院附属医院刘中勇教授
一 问诊三句话:1你们有哪里不舒服? 2 您还有哪里不舒服? 3 还有呢? 接着,再根据需要问
二 虚证分四类、定五位 气虚证:苔薄白,舌质淡,脉沉细,气短促 血虚症:舌质淡,脉细数,面色苍白 阴虚证:舌净质红,脉细数,五心烦热 阳虚证:苔薄白,质淡胖,脉沉细,尺脉弱,形畏寒
心——心悸 肝——胁痛 脾——肢体倦怠 肺——咳喘 肾——腰酸
三 九种异脏同虚证
心肺气虚 心肾阳虚 心脾两虚 心肾不交 肝肾气虚
脾肺气虚 肝肾阴虚 脾肾阳虚 肺肾阳虚
实证八大纲目:淫 痰 饮 湿 滞 瘀 食 虫 以淫痰滞瘀为主
痰证金标准:舌头伸出,滴出口水即为饮 需要化饮
外风:外感病的总因,分辨风寒风热
鉴别 风寒 风热
舌脉 苔薄白,脉浮紧 苔薄黄,脉浮数
寒热 寒>热 寒<热
咳痰 稀沫 粘稠
汗痛 无汗,头痛 有汗,咽痛
技巧:咽痒:风寒 以风为主 咽痛:风热 咽干:风温
内风:六大主证 三个证类
主证:眩晕,麻木,震颤,抽风,强直,昏迷(随便抽一个既是内风)
证类:肝阳化风 热极生风 血虚生风
实火主证:热盛证 ,苔黄 ,舌质红,脉数
热盛证八个定位:心火 ,肝火,脾热,肺火,小肠火,大肠火,膀胱热 。(脾热:食滞化热/实热(郁而化热)口唇烂,溃疡)
狭义痰分四性:寒痰(白),热痰(黄),燥痰(粘痰中带白) 湿痰
广义痰六个主证,五个定位:
主证:苔腻,脉滑,头重,胸闷,口粘,纳呆
定位:痰迷心窍,痰停少阳,痰阻中焦,痰窜经络,痰泛四肢
气滞:七情为因,胸脘胁痛,腹胀满作痛,情绪变化,脉弦
气逆:肺气咳喘,胃气呃逆,肝气眩晕
判断瘀血三个指标:局部血结证,全身血滞证,离经血溢证
瘀血五个定位:阻心,阻肺,阻肝,阻腹,阻肢
八个实证兼夹:肝胃不和,肝脾不调,木火刑金,肺胃实热,心热移肠,肝胆湿热,气滞血瘀,痰瘀互结
四 脉诊宜粗及舍证从舌
十一种主脉:浮,沉,迟,数,滑,涩,弦,细,结,代,促
舌诊为准:一诊而得,苔有三观,舌有三察
中医辨证:舌脉客观,应当做“金标准”“但见一证便是”
五 辩证要准和主证要精
六 论治宜活及简治取效 外感病:活治有四:风寒风热分证,注意透表,重视分利,强调扶正 内伤病:活治有二:虚证总则:补脾不如补肾 杞菊地黄 生地 黄精 白菊 枸杞 实证总则:痰瘀同治{温胆汤:竹茹,枳壳,茯苓,陈皮,菖蒲,郁金,莱菔子,丹参}
简治取效: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阴中求阳,阳中求阴,扶土抑木,柔肝健脾,清肺润肠,逐瘀润肺,泻肝润金, 益火生金,培土生金,滋肾柔肝
七 虚实夹杂及扶正祛邪 :先祛邪后扶正,祛邪不伤正,补虚不恋邪
八 继承,验证,质疑,创新
|
[ 这个贴子最后由阴阳五行在2012-11-11 13:16:20编辑过 ]
相关帖子 | |
[原创]中医辨证论治的实用化 (游客,16326,2012-11-10 21:16:5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