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首页 >> 中国乙肝网 >> 医学区 >> 精华资料 >> 查看帖子 | |
![]() |
|
|
作为一个中医史学家,必须参加中医临床,经过一定的临床锻炼,对古往今来的各家学说,才能作出比较中肯的评价,因此我培养的中医史研究生,都要他参加临床,哪怕毕业以后,争取机会到附院参加临证工作也好。当然一个人不可能把古往今来的学说一一加以验证,但通过临床工作,会巩固对中医药学术的信心,能根据中医的理论体系去思考问题、去指导实践,不会随便用西医的理论去对号入座,把能对上号的视为科学,对不上号的便以为非科学。 |
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在极具东方特色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指导下,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积累,不断与其他学科包括与国外医学的互相渗透和影响,中医学逐渐形成并发展了自己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为中国人民的保健事业和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现代医学迅速发展的进程中,它仍充满活力,造福人类健康,促进社会发展,并已逐渐为西方国家所理解、重视、研究,进而采用。 |
20多年前在一次中医学术会议上,有位西学中专家说:“抗生素发明之后,中医治疗肺炎便落后了;速尿发明之后,中医治疗水肿便落后了”。前几年有青年中医写文章认为:“中医药变也得变,不变也得变”。往哪变呢,朝西医方向变。去年又有资深的中医专家写调查文章,认为中医的临床优势病种越来越少了。如此之类的文章还不少,多立足于批判中医理论之错误或不足,或对某些理论抽象的肯定、具体的否定。这都反映一部分学者对中医药学的信心不足,一种信任危机在滋长蔓延,这是一种危险的思潮。 |
许多人看待中医,首先认定中医药学是古老的东西,古老的科学必然落后,认为中医虽能治好病,但没有实验做依据,与现代科学脱节,就不能算是科学。而西医的发展与其他科学同步,因而是先进的。难怪有资深的中医学者说“如今西医学已能洞察细微,无所不至,在治疗上则可换心换肝,无所不能”。在中西比较中就把中医药学放在“三等公民”的地位上了! |
从百家争鸣的角度看,发展中医药可以有各种不同的路径,故可让部分人做上述的事情,做试点式的工作,但内地将国家财力物力大量投放到这些计划去,则是舍本逐末,危害中医药的发展。因为,中药的精华在复方(方剂),含有君、臣、佐、使、升、降、浮、沉,及药物归经等中医理论。现时,国际医药界研发新药都开始注重复方研究,但中药发展却只注重追求有效成分,舍弃几千年的复方精方,这不是与国际接轨,而是倒退! |
反观近几十年中医医院,对刚分配来院的年轻中医,首先考虑送去西医医院进修。几十年过去,如此一代一代到西医院进修,全国中医院中医水平不就是这样一代一代淡化下去吗?! |
中医高层教育,现在是硕士研究生要达到细胞水平,博士研究生要达到分子水平。试问,一个对中医认识不深毫无临证经验但能掌握分子研究水平的人,还会相信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吗?还能相信中医的系统理论吗? |
21世纪瘟疫SARS,横行无忌地危害人类。中医在抗击SARS之战斗中,显示了震惊世界的威力。充分说明,中医面对新的疾病谱,不是束手无策,却有战而胜之的能力。靠什么战胜SARS?靠中医的系统理论,靠有几千年与瘟疫作斗争的丰富研究成果。中医旺盛的生命力在于临床,临床是中医理论的源泉。近年来,中医临床整体水平在下降,全国不少中医医院有生存危机,只能拼命西化求生存,如是恶性循环。青年中医对中医药失去信心,长此下去能企望用实验研究手段解救中医吗?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