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首页 >> 中国乙肝网 >> 医学区 >> 精华资料 >> 查看帖子 | |
![]() |
|
|
20世纪我国文化学术界有些人对传统文化的评价与认识欠全面,认为要发扬中医,必须用西医的模式及理论去帮助中医药学。在这一观点的影响下,中医药学无论医、教、研,都借鉴西医的模式,表现出来一个很强的倾向,就是把中医导向西医的评价体系和轨道当中。但由于中西医是两个不同的学术体系,西医的模式给中医药学术带来的束缚多于帮助,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已经证明这一点,今天应该是觉悟的时候了。 西医是微观医学,中医是宏观医学,两者都是科学。但现在大家只承认西方的科学模式才算科学,虽然中医能治好西医治不了的病,但是与该模式不符,便是“不科学”。不知道这是不是文化上的西方霸权主义? 所有的中医都要温习、钻研、挖掘中医的经典和文化精髓,这才是正确的中医现代化的方向。千万别搞错了,误以为把中医改造成西医就以为是中医的现代化。也不要以为把中药打入美国市场就是现代化、国际化,错了,我们发展中医药不是为了让西方接受。这不仅涉及民族的自尊,应该搞清楚现代化不是目的,服务人群才是目的。首先应该为13亿人口着想,保护好中国人的健康就是我们对世界的贡献。 |
以前是名人批评中医,现在是有人借批评中医出名。 |
所谓‘万人取消中医’,最后不过是几百人的网上签名,还不及西关国医馆一天的门诊量,每天这么多的市民甚至远至东南亚的病人来国医馆看病,恰恰说明中医在老百姓心目中是科学的,是能治好病的。在广东省中医院,一天开出的药材就有6吨。弘扬中医文化,就要靠千千万万像广东省中医院、西关国医馆这样的铁杆中医。 |
很庆幸我们有博大精深的中医! |
![]() http://www.people.com.cn |
学习中医,自古以来都是依靠师带徒的方式传授的,所以“师传”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关键,正如雨路教授所说:“中医这个东西要想真正学好来,只有两个字,就是应当‘师传’”。这是非常忠恳的教导。要找到名师,以虔诚尊敬的心态去拜师,勤奋地学习请教,有闻必录,有疑必问,特别是老师在诊治病人时的辨治思路、用药技巧,要认真笔录,然后再加以分析体悟,这样往往能举一反三,得到真传,启迪心智,充实提高。 |
“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作为一个医生,是学无止境的,只有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追求,才能达到“上工治未病”的境界,才算是一个好医生。每一位老中医,通过几十年的实践积累,都各有独到的经验,这些活的经验是很宝贵的,我们不仅要认真地继承,还要发扬光大,相互交流,共同提高,为振兴中医药事业,多作一点有益的贡献。 |
20世纪我国文化学术界有些人对传统文化的评价与认识欠全面,形成一种观点,认为要发扬中医,必须用西医的模式及理论去帮助中医药学.在这一观点的影响下,中医药学无论医、教、研,都借鉴西医的模式,直到今天已达半个多世纪。但由于中西医是两个不同的学术体系,西医的模式给中医药学术带来的束缚多于帮助,历史已开始证明这一点了,今天应该是觉悟的时候 |
中医、西医都是科学,中西各有所长,中西互补,人类不能没有中医.中医具有简、验、便、廉的优势,对于我国、第三世界以至西方世界,中医药都将是人类健康事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从中国13亿人口的需求来看,从世界60亿人来看,需要多少中医才能满足世界的要求呢?据统计我国现有西医人员 558.39万人,中医人员只有 40.72万人.差额大大了!但更重要的是高水平的中医能占 40万的几何?! 40万比之 60亿,差得太远了.据说当今 5000 万人口的英国有中医诊所 3000个;1500万人的荷兰有中医诊所 1600个;3000万人的加拿大有中医诊所 3000个;澳大利亚 1900万人口有中医诊所4000个.还有广大的亚、非、拉呢?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