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查询

加入收藏 

使用帮助 

联系我们 
首页 >> 中国乙肝网 >> 医学区 >> 精华资料 >> 查看帖子
 新帖 新投票 回复帖子 上篇 刷新 树型 下篇  


 帖子主题: [转帖]一驳张功耀——无知者无畏
 

[转帖]一驳张功耀——无知者无畏


一驳张功耀——无知者无畏


读了长沙中南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研究所的张功耀的《告别中医中药》,不禁为作者的无知汗颜。所谓无知者无畏,不过如此了吧。

下面我将尽我所知,对张某言论的部分可笑之处进行指正,希望张功耀之流能虚心接受。


(1)正文第二段:“曾经被中医称为“大补之王”的人参(Panax ginseng, L.),经现代化研究以后,既没有发现其确切的营养价值,也没有发现其确切的药用价值,相反却发现了它对于某些疾病(如高血压、便秘、咯血、重感冒、失眠、过敏)的有害作用。”

指正:张某对中医的“补”可谓一无所知,中医的补不同于西医的补,中医的补不仅是进行营养的补充,同时也是调动人体免疫系统、增加激素分泌的过程,我们看看他的话,其实恰恰证明了中医的科学,而且证明了中医比西医领先了几百年。中医理论告诉我们,一般高血压是不吃人参的,而要吃西洋参、太子参这种养阴益气的药物,而像热性的便秘、咯血、也不能吃温热的人参,至于感冒,稍有常识的人就知道,感冒时候不可以人参进补,为何?因为会犯了中医说的“闭门留寇”的忌讳嘛!还有失眠,人参是益气提神的上品,用来治失眠当然不行了,这不是废话嘛!张某居然会把中医的基础知识拿出来反驳中医,还“相反”,相反个屁啊~



(2)正文第三段:“在马王堆汉墓中发现西汉古方以前,我国中医史家常以东汉张仲景著《伤寒论》始立冬寒之方为中医方剂的开始。”

指正:这个就更可笑了,我倒要问问那张仲景的方剂学以谁为开始?总是《五十二病方》一类的汉代方书吧,再有,说六宗标榜,我不知道张某有否读过六家著作?以张某一贯的治学态度,当是没有,没有读过你在放什么厥词?!



(3)正文第四段:西医里边的“发炎”(inflame,inflammation)就与中医里边的“上火”是一致的。

指正:张“教授”,谁告诉你“西医里边的“发炎”(inflame,inflammation)就与中医里边的“上火”是一致的。”?要说西医的炎症,中医的上火,湿热下注,外感风邪等等都可以“发炎”,谁说就是上火了?



(4)正文第五段:“遗憾的是,如此久远的医学历史文物和文献证据,在中华文明的考古中还没有发现。”

指正:首先,医学不是比谁年纪大,医学是要看效果的,就效果而言,中医学不比别人差,从这点来看,张功耀之流的观念是极其幼稚的;其次,我们退一步,顺着张某的思路看看。两河流域文明起源于公元前4700左右,其医学著作《尼尼微医书》的年代大约是公元前2100年;黄河文明起源则晚于两河文明1500年多,也就是约公元前3000年左右,中国最早的医书目前来看是《黄帝内经》,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也就是公元前400年左右,两相比较,其有记载最早的医学著作都成书于文明发生后2600年左右。需要指出的是,我并非在做一个简单的数学比较,这里我希望说明的问题是,一个文明在经历了长时间的积累之后,必然会形成一次文明的爆发和水平的跃迁,在中国,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爆发,在西方就比如希腊文明的突然兴盛,这些看似偶然的事件,是有其必然规律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两河文明和黄河文明都在约2600年左右出现了自己的医学著作,这是一个规律性的问题,西方学者有与之相关的“轴心时代”理论,张功耀同志有空可以去读一读,给自己增加点常识。



(5)正文第六段:众所周知,中国的“巫”是纯粹的“医骗子”。后来才逐步从“巫”当中分离出了“医”。由于中国古代的“医”起源于“巫”,使得中国的“医”一开始就与“巫”搅在了一起。

指正:这是张某为了诋毁中医而发表的言论,用心非常歹毒,试问哪国的医不是从巫开始的?干嘛单挑中医说事?



(6)正文第六段:迄今保存在巴黎国家图书馆公元11世纪出版的《希波克拉底文集》,最大页码编号是5526。对此,我们只要指出,华夏出版社出版的刘衡如、刘山永父子的校注本《本草纲目》,连同“目录”和“索引”在内才2000页,足见《希波克拉底文集》著述的宏大了。

指正:这段话又体现了张功耀之流的幼稚和无知。首先,一部著作的历史功绩大小不是看它有多厚来判定的,薄薄一本周易就包含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精髓,你说它不伟大?所以说,字多不是本事;其次,我们古代汉语可以说是微言大义的,不像西洋鸟语,用字母七拼八凑,简单的一句话一眼往不到边,因此,《本草纲目》短于《希波克拉底文集》是很正常的事情,张某借此置疑《本草纲目》的历史地位,不仅是无知,而且用心极其险恶。



(7)第七第八段:人类文化多次长足的进步,居然没有触动中国传统医学的任何方面。这种不思进取的文化,难道是先进的文化吗?因此,以文化进步的名义,我们有理由告别既不可能复古,也不可能走向现代化的中医中药。

  指正:中华文明是内敛式的,西方文明是开放式的,西方文明是“破立”的文明,东方文明是内部调整的文明,所以西方文明多理论跃进,东方文明多完善自身,这是正常的,完善自身就是不思进取么?我看不懂了。况且,你又怎么知道中医不可能走向现代化?中医现在正在走向现代化。希望张功耀不要又编造一个莫名其妙的标准出来,说,“这才叫现代化哦,其他都是伪现代化~”其实真正的伪学者正是他自己。



(8)第十段: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医的“脉诊”方法。这种描述不精确,没有实际诊断价值的经验方法,使慈禧太后至今还背负着洗不清的“喜脉案”。

    指正:第一,中医讲的是四诊和参,别单拿号脉说事;第二,说脉诊没有实际诊断价值是大错特错,单凭我在临床的所见所闻就足以让张某的谬论挫骨扬灰了;第三,临床医学也允许5%的误诊率,慈禧中个头彩被误诊了而已,西医的误诊也不见得少啊;第四,脉诊的描述不是不能精确,而是临床需要不允许其精确。我们中医学的前辈深知症状是有个体差异的,因此在脉象描述方面只给出总则,其他的是要在临床体会的,这就是经验医学的表现之一,这也正是为什么说一个会把脉的中医会是一个好中医的原因了。



    (9)第十段:其实,迄今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可以通过脉相来表达。

指正:你没见过白乌鸦不代表这个世界上一定没有白乌鸦,前一阵不还发现蓝龙虾了。



  (10)第十一段:中医也完全不是理性医学。理性科学以完全形式化的推理为特征。表面上看,所有被完全形式化的概念只存在于理性思维领域,远离经验世界。可是,几乎所有的理性概念都具有经验的可还原性。

指正:偷换概念,把“理性医学”换成“理性科学”,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11)第十二段:这个教导明显是一种表面判断,没有任何深入的趣味。肿了的病人要消肿,这是众人皆知的常识,实在不是一种了不起的“学问”。

指正:可惜就是这个“没什么了不起的学问”现在也有很多人不甚明了就对其大放厥词啊。中医讲究的是平衡,《内经》更多的是讲治则,里面的一些话现在看起来可能觉得是废话,可在几千年前的认识水平下,这就是了不起的理论创新。



(12)第十三段:它是不是巫术,我们姑且不去妄加断言。

总算说了句人话,张某在通篇妄加断言后短暂清醒了一下,紧接着又陷入混乱了。



(14)第十五段:水肿是因为这两种力的平衡遭到破坏引起的。细胞内外钠离子含量的变化最有可能破坏这种平衡。这也是西药医生劝告水肿病人少吃盐的科学依据所在。


指正:张功耀喜欢谈西方哲学,我们就来谈谈西方哲学,西方经验主义哲学告诉我们,每一件事的发生必有其原因。就比如白球一个撞了黑球,黑球开始滚动,但我们不能就此判定白球就是黑球的动因,因为我们所经验到的唯一事件是白球开始滚动。并没有经验到它滚动的实际原因。我们只经验到一件事情发生之后,另外一件事情跟着发生,但并没有经验到第一件事是第二件事的原因。同样的,细胞内外钠离子含量的变化是不是水肿的原因?从哲学角度来讲,未可定论。 这种理论只是在西方哲学的帮助下不断发展中,同样的,中医的水肿理论也在东方哲学的帮助下不断发展,要讨论谁是科学谁不是科学的问题,我们还是先辩一辩东方哲学是不是哲学的问题吧。



(15)第十六段:值得我们效法的是,西医在取得进步之后,便很快告别了前人所取得的那些不可靠的认识,主动用新的科学理论来指导医学实践。中医则不然。

指正:前面说过了,西方文明是“破立”的文明,东方文明注重内部调整,当然,不可否认现代中医理论创新遇到了瓶颈,但是单凭这就能废除中医药?可笑。



(16)第十八段:草本医学并不为中国所独有,而是在16世纪以前的一切古文明世界中都存在的医学方法。因此,欧美医药学界推行的自然疗法也不是只参考中国古代的医学记载。此外,值得特别指出的是,自然疗法研究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与中国古代滥用自然界的恩赐有着根本性的不同

指正:前面不是说西方医学已经告别草药了么?怎么又捡起来了?知道有用了是么?单凭他们几百年前的那点东西能有什么大作为?不还是得借助中医药么?好了,大家也看到了,中医能坚持使用草药是件多么值得庆幸的事情,为世界医学的进一步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医药能不能废呢?显然是不能的。



  (17)第二十段:王安石说,姜能“疆御百邪”,把姜的药用价值夸大到了可以抵御所有外感疾病地步。

指正:一个中国人,连中文都看不懂。初中生都知道,古汉语里“百”是约数,表示多。张功耀的无知真是近乎愚蠢,令人发指。



(18)第二十段:李时珍写作《本草纲目》的时候,辑录了姜的药用价值达44种。但是,经自然疗法医药学家核实。姜的确切药用价值只有两种,那就是“止呕”和“通关节”,即对反胃(nausea)和骨软骨炎(osteoathritis)有效。

指正:还是前面的话,你没见过白乌鸦不代表这个世界上一定没有白乌鸦,西医药理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们会越来越多的发现姜的药用价值的。



(19)第二十四段:尽管保留在各种中医文献之中的“良方”、“验方”、“奇方”、“神效方”汗牛充栋,却都没有切实可靠的临床实验依据和医理。正由于此,中医方剂的“有效”没有普遍意义。

指正:现在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西医学论文,都是“××治疗××疾病有效1例”,几百年前中医的方剂和现在的这些西医学论文是一样的,都是有实际意义的。



(20)第二十四段:其中,将鸦片用于止痛和止泻就是有害“疗效”的例子。目前,西医为了缓解病人痛苦,从鸦片中提取单体吗啡用于止痛,但在使用上有严格的规定。其所以做出这样严格的规定,就是因为西医既认识到了吗啡的药用价值,也认识到了吗啡的毒性作用。这与中医滥用“佛粥”(鸦片的中医别名) 止痛和止泻是完全不同的。

指正:是中医在千百年前认识到了鸦片的药用价值,西医在千百年后认识到了鸦片的毒性,大家互补而已。



(21)第二十五段:中医方剂中的“药”不乏“食品”、“污物”、“毒品”和“穿肠而过的异物”。比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把自缢的绳子烧成灰兑水服,可以治疗突发性癫狂。如果把这种绳子收藏二年以上,效果会更佳。又记载,将丢弃路边的烂草鞋烧成灰兑酒喝,可以治疗霍乱。诸如此类的配方是不可能具有确切的药用价值的。


此药记载于《本草纲目第三卷 百病主治 狂惑》,不能否认中医药里确实有缺乏科学依据的东西,但是这本身就是文化发展的副产物之一,而李时珍在当时的科学条件下不能明确其是否有效,因此他将其记载下来是禀着一种对医学认真负责的态度,是值得赞赏的,李时珍对前人的理论去粗取精,而对他的著作的进一步筛选,就要由我们这一辈人来努力完成了。



(22)第二十七段:笔者在农村习医(中医)时见过的方剂曾多达49 味。

指正:张功耀同志,你跟了一个庸医,好中医是极少开大处方的。



(23)第二十八段:于是乎,越是稀有的动植物资源,遭到的破坏也越严重。

指正:张功耀同志又使出他的一贯伎俩——翻旧帐了。现在张某说的植物药很多已经实现了人工种植,而动物药很多已经不使用或者找到了替代品,翻旧帐说明,张功耀同志已经黔驴技穷了。



(24)第三十二段:中医则一直漠视这个事实。对于中药医生所接触的疾病,不管是已经认识的,还是尚未认识的,他总可以用一些莫名其妙的概念术语来装腔作势地作些“辩证”,就连SARS和AIDS那样的新型疾病,中药医生都要煞有介事是“辩证”一番。

指正:首先,中医讲的是“辨证”不是“辩证”,张功耀的识字水平还很有问题;其次,说中医的概念莫名其妙就说明张某根本是在还不理解中医,没读懂中医时候就妄谈废立,这就进一步揭示了其论述的不合理性;再次,辨证论治是中医的基础,能用辨证的方法来解释新型疾病恰恰说明中医的普遍适应性。



(25)第三十四段:类似装腔作势的医理解释,不知骗了多少病人,害了多少学士。鲁迅先生说:“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

如前所述,不能否认中医药里确实有缺乏科学依据的东西,对李时珍的论述的进一步筛选,就要由我们这一辈人来努力完成。至于鲁迅先生说中医中药问题,是在西方思潮涌入的时代背景下,众所周知,鲁迅先生的思想是比较偏激的,他的父亲是死在庸医手下,因此他说中医药是骗子,也是性格、父仇使然。



(26)第三十五段:其中最令人发指的是推行异物、污物、毒物入“药”。

指正:是药三分毒,西医的药物副作用也不小嘛,污物入药,西医可以用吲哚化合物抗癌,吲哚是什么?粪臭素的主要成分嘛!所以说,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啊!



(27)古人入药混乱限于古人的认识水平。现代人明知其有害,却要竭力去维护它,这种不道德的文化欺骗行为,难道是可以容忍的吗?

指正:我们要拿来主义,进行现代研究,对的保留,错的舍弃。



(28)最后一段:1970年代以来,医学界陆续发现了人参的许多副作用。由之,这个被列入“一般认为安全”的食品陆续有了一些安全防线,它告诫人们,重感冒,咯血,过敏,失眠,便秘,高血压患者不宜进食人参。

指正:见(1)。





综上所述,张功耀在中医药方面几乎一窍不通,许多中医药概念,甚至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基本概念都没弄清,这样一个人来妄谈废除中医中药,具有多少可信度呢?零!


鞭辟入里,有理有据,令西医肓从者无言以对,实在是有水平!


是噢,想要贬低中医,首先要搞懂中医的基本概念,否则就不要来贻笑大方了!丢人现眼!


也评“告别中医、中药之文化意义”

呵!原来张先生是从事科技哲学研究的。颇为令人费解。一个搞科技哲学的,其思维方式,不是从实际出发,不是从详实的科学资料出发,而是从头脑里固有的两个框框,1凡洋东西均是科学的;2,自己厌恶中医。然后据此两原则,引经据典,断章取义,以偏盖全,合吾意者,往上套!这做学问的方法倒是挺省事的。一,洋东西,不少是科学的。倘若你反驳,则说你不讲科学。也省他费力去证明。二,搬出名人言论来,压你。若你反驳,则反鲁迅…的大帽子扣上。
张先生列举当年海归派名人都是反中医的,可周恩来、邓小平也属当年的海归派,并没有反对中医,而是保护、支持中医的发展!众所周知,建国初期,卫生部立案,说中医是巫术,要取缔中医。上报周恩来,周恩来在调查、研究之后,批复:中、西医并存,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方针!此后又提出中、西结合等一系列继承、发展中医之政策!周恩来先生的功德将流芳后世!
远的不说,前几年闹非典,是中、西结合疗效高,还是西医疗效高?大家有目共睹!那些被救活的人,大概是不信张先生的理论的,兴许会说张先生的以人道的名义,是??念佛呢!! 中医能治病,且能治一些西医没法治的病,也为世界所公认。这一点,先生也是认同的。先生说,因为中医不是科学、不人道,故要告别中医,此言差矣!洋人没有因中医不属先生所定义的“科学”范畴,而告别中医,中国人何以要告别之?
人家自报家门,与他讨论问题,可张先生一付导师架子训导人家,你在学生时期,应学点哲学!殊不知人家也是专家也!可见张先生之主观唯心思维方式的一斑!
因张先生是搞哲学的,敝人不妨给他一顶帽子戴戴,大家看是否合适?主观唯心主义者!打着以科学之名,行反科学之实。若不是为哗众取宠,则其思维方法并不科学。
先生为了说明中医、中药不是科学,提出了一个是否是科学的“最简单的判定方式”。
先生说,“衡量一种理论是否属于科学,最简单的判定方式就是看它是否建立了明晰而可靠的原理关系或因果关系。”
那未试问先生,希特勒的纳粹主义、日本的军国主义、汪精卫的曲线救国论、热素学、以太论…均合乎先生的判定法则。它们都建立了明晰而可靠的原理关系或因果关系,因此都是科学乎?
由此,人们有理由怀疑先生的“最简单的判定方式”是否成立?
科学是真理,判断真理的标准是什么?实践!先生大概还记得关于“真理的标准”那场轰动全国的大辩论,结论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是唯一的标准!没有第二个标准!这是国人都知的共识!想必先生也赞成。先生嫌实践太麻烦,提出自己的“最简单的判定法则”,试问先生,这“最简单的判定法则”是引自哪部经典著作?怎么证明出来的?这判定法则具有完备性吗?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之间是否建立了明晰而可靠的原理关系或因果关系?请先生说明之!倘若先生的最简单判定法则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理相悖,是否也当告别也!
先生在“告别中医、中药之文化意义”一文中认为,科学必具确定性。
敝人想请教先生,科学必具确定性之“原理”出自那部经典著作?可否赐教!兴许这是先生独家之研究成果!若是先生之高见,请严格地按先生的原则证明之!
张先生用初等数学作为其“科学性必须具有确定性”之论据。先生引经据典,就是不引用高等数学来证明其理论!
不知先生是否了解高等数学?初等数学与高等数学之差别,就在于初等数学是从静止的、确定的数和图形研究问题的,因此具备确定性。而高等数学特点之一,就是研究变化的数和图形!
大一学生一入学就学的,极限、无穷大概念,这极限、无穷大不就是不确定吗?洋数学还说,这正无穷大的极点就是负无穷大。微积分之中有不定积分,那些待定系数都是不确定的!这那有一点先生所说的确定性?欧氏几何说,三角形内角之和为180度。非欧几何说,非也!
不知先生是否知道有一门叫概率论的数学,它可是专门研究不确定性的学问!
看来洋数学也有不确定性,并未像先生所说,数学具有严格的确定性。
张先生没有引用物理科学是否具有确定性,来证明其理论。也许现代物理科学没法帮先生证明先生的高见!故避而不谈,或许先生只认得牛顿,而不认识爱因斯坦、德布罗依、马克斯威尔…,也不知历史上有过几次物理学危机!要求张老先生再从四大力学学起,了解现代物理,大概有点为其所难了!
不过,现代物理学中,处处都是不确定性!波-粒二重性(-波就是粒子,粒子就是波)!,测不准原理,光速不变,时-空变化的相对论,混沌理论、以及许多著名的悖论。难道这都是伪科学?都在张先生告别之列!依张先生的理论,我们应当告别爱因斯坦、德布罗依、马克斯威尔、扬振宁、李政道、丁肇中、霍金…先生!。
想必张先生是用手机、电脑、也看电视的,先生可能不知,这些设备中的核心部件都是半导体器件,而半导体器件工作原理是基于量子力学,就是那个描述波-粒二重性的运动规律的科学,基点就是,电子是波,波是粒子,没有确定性可言,倘若先生是科学确定性的忠实卫士,请把手机、电脑、电视机统统扔进垃圾桶里去!
气象学也是洋科学,好像至今还没有什么确定性!先生大概是看天气预报的,天气预报确定性是没有的,只是说可能性,概率有多大。
那茅台酒和朗酒的制作原理,是绝对没法用洋科学的微生物学原理来解释的,这中国的“酒理”大概是伪科学,世上做酒的作坊千千万。何以不用洋“酒理”的科学,做出茅台、朗酒来?洋鬼子也没说茅台、朗酒是伪科学,喝得比中国人还精明!照张先生之理论,则中国茅台、郎酒的“酒理”也当告别。
西医本身也并未有像先生列举的初等几何之确定性。西医补钙药有乐力、迪巧…等等,西医治高血压的药,也是名目繁多,不胜枚举,也有不确定性…。
且不说西医各学科中有许多学派,西医治病,虽说千人一方,但也不都是如此。一般西医治病,按手册上的条文,按病开方。可谓有先生说的确定性。高明一点的西医治病,开方可有点灵活运用,适当调整。名西医则是根据己有的各种西药,灵活应用,运用自如,还能自行配伍,有所创新!也是没确定性可言!
上述种种科学,都不像张先生所说的科学必须具备确定性,先生如何自圆其说?
何以先生独独要求中医有确定性!倘若如先生所说,西医有科学之确定性,那人们也就要告别西医了,只要用计算机自动控制的检测仪器测定人体,然后由计算机去完成诊断、治疗就行了。全部自动化了!
先生对中医、中药如此“科学”地痛恨,想必先生是从来不生西医治不了的病,也不用极不科学的中草药的!也许先生有点血压高,从来不食中国之人参之类,而服“科学”的西洋参。不过西洋参也不是化学合成的科学西药,而是广义的中草药!先生把人参按美国人之标准,划在食品类,按先生的逻辑,中国人应把食盐纳入西药范畴,因为吊盐水瓶是科学的西药!或许先生从来不发高烧,因此不必用眼下西医用来救急的中药-柴胡制剂!倘告先生偶尔发高烧不退,不知先生用何高贵的西药?兴许西医还没发明此种科学的西药!
先生点名云南白药是不科学的,不符合西药的“药理”,也应在告别之列。奇怪的是,讲科学的洋人却把它视为一宝。先生忙于做学问,工作繁忙,是无暇去看世界杯足球赛的。然而洋人踢足球,常有球员受伤,那队医则上场救治受伤的队员,先生可知,据说,那洋队医手里用的喷雾药,就是云南白药!真是岂有此理!洋人也不讲“科学”!
先生说,中药用毒物、异物…入药,中医不人道,故应当被告别!。先生列举中药居然用有毒的汞剂救治癌症病人!不知先生以前是否用过西医红药水?那可是地地道道的汞制剂!那臭名昭著的四环素不也是有毒的西药?西医的牛痘疫苗,取自牛身上浓包中之浓液,西药中从人尿中提取制药原料,这都不算“异物”入药?可见,这“罪名”,西医也跑不了!真是美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园也!
据说,张先生反中医学说的祖师爷之一,胡适先生,当年因病,求西医不灵光,向中医投降,中医救了他一命。看来DNA愚蠢的中国人还是学张先生的祖师爷的。并不会为张先生的科学而去英勇献身的。
张先生说,中医在欧美无地位,如同修脚、按摩之类。故应当告别。且不说修脚、按摩能作为医疗的辅助手段不说,试问,中餐在欧美也不属主流,应当告别否?不过克林顿访华时,其女儿在上海城隍庙就餐时,把盆子都舔得干干净净,还要再添加一份!一时成为人们饭后茶余之趣谈。在欧美,西医是主流治病手段,为区分他们传统的西医,把非西医统称为“替代疗法”。这中医在欧美有合法的地位。欧美之西医也在研究中医,并有人数众多的研究学会。不少在欧美用西医没法治的患者,包括一些颇有学术地位的西医本人,不也千里迢迢来华找中医治疗。洋人都不想告别中医、中药,何以独独要国人告别之!中医、中药不是主流,但并非不承认、不合法、不存在、不是一种治疗方法!
张先生说,保护生物多样性,但不保护科学的多样性,张先生以人道主义的名义…但不保护治病救人方法的多样性!
这里,我们并不是说中医、中药没问题。那是两码子事!中医、中药有精华、有糟粕,需要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与西医、西药一样,中医、中药也需要不断反思、改进、发展、创新!不会永远停止不前。然,这路十分艰难而曲折。




张友渝

已拜读,有深度!


http://www.people.com.cn

 9 7 1 8 : 此主题共有5帖 此页5帖 每页8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用户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长度不得超过255字
内容(最大16K)

是否是UBB代码

内容支持插入UBB标签
使用方法请参考帮助
 其它选项:  显示签名   锁定帖子  - 颜色表   Alt+S或Ctrl+Enter快速提交